
贾金国,男,1975年2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长春市某小区物业负责人。多年来,他不仅自掏腰包救助患病群众,更把独居老人视为至亲悉心照料,用"红心物业"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将无私奉献的精神化作点滴日常。贾金国曾荣获“吉林省优秀志愿者”“吉林好人”等荣誉。
乐善好施 他以热血托起希望
2012年,贾金国在208医院物业工作时遇到一位家境困难,迟迟没有凑够手术费的患者,对方紧锁的眉头和绝望的目光让贾金国十分揪心。回家之后,他久久不能释怀,于是他和妻子商量后拿出了家里的存款,又跟亲友借了一部分,凑够了3万元手术费。然而,当他满心欢喜拿着这3万元去找这位患者时,对方却因病情恶化已经离世。这件事在贾金国心里留下了永久的遗憾,也让他更加坚定:“决不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2013年的一天,正在工作的贾金国看见一位母亲领着孩子蹲在医院的大厅里号啕大哭。他心怀不忍上前询问,得知这对母子来自内蒙古,孩子在家玩耍时不慎摔倒脑袋受伤,发病抽搐,到医院后随身带的500元钱花光了,孩子无钱救治。“别着急,让孩子先看病,钱不够我先帮你垫上,等你有钱了再给我。”贾金国一边安慰着对方的情绪,一边帮孩子垫付了2000元医药费,又帮他们在医院附近的旅店开了一间房,吃饭就用贾金国的医院就餐卡,直到孩子病情好转出院回家。
在医院工作期间,这样的感人故事不断上演,贾金国先后帮助20多位外地患者解决无钱住宿、无钱吃饭、无返程车费等困难,资助金额近万元。由于贾金国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很快“好人小贾”的绰号就在身边人中传开了。
守望相助 他用爱心温暖人心
早在2008年,贾金国就结识了低保户王大爷,后来王大爷晚年丧子,老伴又患有精神疾病,精神打击让老人产生了轻生念头。贾金国察觉后劝解老人:“以后您就把我当儿子吧,我给您老两口养老送终”。这一诺,便是17年的坚守。每月,他雷打不动地送去生活费;每年春节,他都带着妻子和孩子来接老人过年。老人总是红着眼眶说:“这么多年来你对我和老伴的照顾,就是亲儿子也不一定做到啊!”
贾金国家所在的小区有一位90多岁的徐大妈,因老伴和儿子均早年过世、儿媳妇改嫁,亲属又在外地,老人无依无靠,始终一人独居。贾金国他知道后一直坚持照顾老人,风雨不误,成了老人的“专职守护者”。清晨,他送去新鲜的蔬菜;傍晚,他陪着老人唠家常。家里做了好吃的,他带着妻子和孩子,热热闹闹地把老人接过来。深夜回家,哪怕再疲惫,他也要在老人门口驻足片刻,听听屋内的动静,确认老人平安,才放心离开。徐大妈逢人便说:“小贾就是我的亲儿子,比亲人还亲!”
党建领航 他用“红心”点亮“民心”
2016年,贾金国自主创业成立了物业公司,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坚持党建引领,积极与街道和社区共建联治,主动担责,精心打造“红心物业”品牌。他所服务的生物小区建于1996年,公共区域设施陈旧,路面破败不堪,长期处于弃管状态。他接手后,为让居民住得舒心,他在未收取任何物业费的情况下,先拿出30多万元用于改善小区环境。同事不理解,觉得物业费都没收,还得花这么多钱不值得。贾金国却说:“我们老区人实在,做事不能先看钱,一定要把人心暖放在第一位。”于是他力排众议,种草坪、栽灌木、换路灯、清枯树、修楼门、安门禁……历时5个月的环境改造,小区彻底旧貌变新颜,而今的生物小区环境美、人舒心,已经是绿园区的典范小区。
贾金国高度重视非公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他带领物业团队坚持“三必帮”(群众急事难事必帮、喜事丧事必帮、行动不便者必帮),“四必到”(党费必到、党课必到、社区有事必到、组织有任务必到),“五必访”“六融合”等服务理念,协助政府为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做了大量温暖人心的工作。他经常在小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大集”活动,大集开设:居家养老、家具家电维修、法律咨询、家政服务、健康服务等展位,直接为百姓服务。每年春节,贾金国都要带领员工购买生活必需品捐赠到长春市社会福利院,陪同老人们搞年货大集活动,让老年人在福利院重温“置办年货”的乐趣。他还为环卫工人冬季送温暖,为困难居民上门服务……
17载光阴流转,从风华正茂的“好人小贾”,到沉稳坚毅的“好人老贾”,岁月改变了称呼,却从未撼动他助人的初心。从一个人以涓滴之爱助人为乐,到影响带动身边人汇聚起爱的江河,贾金国将扶困助人当成自己一生的追求,不断向社会传递大爱与温暖,让善意的星火在更多人心中点亮。(责任编辑:周胜武 武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