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修-中国文明网
姓名: 杨永修
事迹: 破解130多项行业技术难题 匠心为民族汽车品牌赋能
类别: 敬业奉献
省份: 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
时间: 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
发表时间:2025-06-21 来源:敬业奉献
字体:
打印:

  杨永修,男、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制部数控岗位高级技师。杨永修攻克V12发动机多轴精密加工坐标自动转换等二十余项技术壁垒,独创数控转台超高精密调试三步法等十余项技术,成功突破螺伞珩磨技术在氢动力发动机领域的卡脖子难题,解决超硬材料在四驱分动器领域的应用等130多项行业技术难题,累计节创价值8000余万元,创新项目获授权专利34项。杨永修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知行合一的拼搏者

  2010年,杨永修进入中国一汽研发总院工作,他始终秉持着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拼搏精神,不断精研数控技术。2018年,他在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工作中承担红旗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变速器和新能源电驱等30多项重点项目的加工任务。面对全新V12发动机的技术开发和多项技术壁垒,他与团队肩负起发动机核心部件的调试与生产重任。凭借着高超的专业技能,他攻克了V12缸盖多轴精密加工坐标自动转换、螺伞珩磨技术在氢动力领域的应用等20余项制造技术壁垒,将制造精度控制在0.015毫米以内,加工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结束了多缸V型发动机核心部件需由国外加工的历史,填补国内V型发动机制造空白,使红旗车拥有一颗中国“心”。

  关键技术的攻坚者

  杨永修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立足岗位大胆创新,注重核心技术的关键点。他主导完成四驱分动器超硬材料加工、汽油机45%热效率项目加工、3D打印增减材加工等多个项目技术攻关。累计解决130多项技术难题,节创价值8000多万元。在工作中提炼出“刀具改制七步法”“数控转台高精密调试三步法”等10余种操作方法,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6%以上。先后发明40多款柔性夹具,获授权专利34项,发表期刊论文5篇、教材2项、软著2项。

  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杨永修积极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自觉扛起技能传承的责任。以他为带头人,建立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机械冶金示范性创新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围绕项目攻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三大方面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快速试制、集成制造等多项试制技术研究,累计培训3000多人次。团队获国家技能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学员获全国操作技术能手、吉林省技术能手、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160多项,为吉林省和中国一汽培养了一大批思想觉悟高、技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

  他作为中国一汽新时代劳模工匠代表,脚踏实地、踔厉奋发,持续发挥工匠精神,为助力中国一汽成为世界汽车工业排头兵,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责任编辑:周胜武 程巍)